内衣是女性的标配,内衣的香艳令人窒息、内衣展示女性的性感,令人眩目。探求古代女子的内衣演变,品味内衣的历史,就是品味女性骨子里流淌出来的美丽,但绝不艳俗。
对于现在女性来说,挑选内衣是自己生活的一个重头戏,各式各类的内衣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内衣,早在远古社会时期就有了。
最开始还没有进化完全的人类,人们以穴居的方式避寒,连衣裳都没有,更谈不上内衣。到后来人们开始主动适应环境,从狩猎中得到启发,剥取野兽的毛皮,再加上羽毛和树叶等制成衣服来抵御严寒。
而这时候有了自我意识的人类,穿衣不光是为了保护自我,更是为了美化形象,吸引异性。上古时期的衣服产品十分不完善,完全考虑不到遮羞这一问题,更多的是为了展示生殖器官吸引异性。这时候的内衣,叫做“蔽膝”,这种内衣是没有裤裆的,只是起一个遮挡的作用,体现了上古人类对生殖的崇拜。
这种内衣,其实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内衣。上古时期的内衣形制和后世的蔚为大观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时期的服装形式基本就是“上衣下裳”,也就是宽袍大袖,下面是没有裆的裙子。
而直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对服饰进行了变革。胡人窄衣窄袖更适合生产和作战,于是赵武灵王对传统的上衣下裳进行了改革,剔除了宽袍大袖,改无裆裤为死裆裤。这样减少了骑马时候的摩擦,解放肢体的同时使手脚也更灵活,对军事战斗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背心的最早形式—裲裆,是真正意义上的专用内衣。此时出现的汗衫,更是现代内衣的远祖,具备了现代内衣的基本功能:贴身吸汗、裹腹,也具备了现代内衣的形制特点。此时的内衣男女都能穿,没有性别之分,同现在不一样。下图就是穿裲裆的司马迁。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衣的种类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内衣的品种开始向专业化迈进,最典型的就是男女有别,同现在一样,女性的内衣远比男性的内衣发达,并且诞生了浴衣这种全新的品种。
这一时期,裲裆开始外穿,成为一种便服,内衣外穿就是从这里起始的。这时期的魏晋文人,袒胸露背,豪放不羁,在生活和服饰上都无拘无束,社会上不仅不嘲笑他们,反而视为名士之风,大加赞赏。这也为唐朝的豪放之风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是我要给大家着重介绍的。隋唐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服饰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由于开放的文化政策,出现了空前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大融合,不少少数民族的服饰传统也就影响了服饰的发展。
而这一时期更可以说是“福利”满满。古代中国的女性内衣在唐朝达到了极盛,唐朝女子不光追求内衣的豪华,也极其讲求个性化,女子的内衣都以暴露为特色。现代内衣的薄、透、露等性感元素,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唐代首开暴露装、透视装之先河。
这一时期的内衣在形制上也极为接近现代内衣,譬如杨贵妃的穿的袔子,就是现代胸罩的原型。以轻纱薄质作为衣服的衣料,是唐代女性服饰的特点。不着内衣,直接以轻纱蔽体,或者直接可以看做是内衣外穿,以展现女性的美。内衣,就是对女性丰腴优美曲线的释放。
而到了宋元时期,受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穿衣风格也变得相对保守。宋代的内衣没有什么创新,比起唐代要逊色许多,宋代妇女的贴身内衣主要是抹胸和裹肚。宋代的裤子兼具外穿内穿的功能,上层社会的人们穿无裆裤,下层社会人们为了便于生产劳作,穿有裆裤。
明清时期的内衣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被称为“亵衣”,在许多文献之中都难得一见。在内衣的形制上,同样不如隋唐开放,所用的面料虽然轻薄,但远不是隋唐那种朦胧之感,而是把人裹得严严实实的。
但由于明中叶纲常紊乱,甚至出现了以赤裸的方式直接展示躯体的情况,而倾向于朦胧,施耐庵笔下的潘金莲就是很好的代表。
清代的内衣则更显单薄,主要是小肚兜,虽有风情,但远不如隋唐时期奔放又有朦胧之美。
回顾了古代女子内衣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唐朝可以说是内衣发展的最鼎盛的时期。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内衣的发展演变,和统治王朝的文化政策密切相关,唐朝的文化风气如此开放,女性的穿着自然也会十分奔放。反观受程朱理学盛行的时代,女性可真是实实在在的被束缚住了。
我是江暮云行,愿同大家一起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原创不易,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