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王晨婷
黄浦江畔,“四叶草”如期绽放。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家世界强和行业龙头惊艳亮相,全球三大种业、四大粮商、十五大药品巨头悉数参展,一系列“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纷至沓来。
展览水平更高、“朋友圈”更大、专业性更强,这是今年进博会的三个关键词。采购商组成了近个交易团和近50个行业交易团并开启“买买买”模式,挑选全球优质和特色产品。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五年来,进博会为中国与世界市场搭建起桥梁,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前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亿美元。
全球“买手”和供应商齐聚一堂,进博会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中国开放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中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从年的10.4%提升到年的13.5%,十年间累计进口服务超过4万亿美元。
开放的中国正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王晨婷摄)
六大展区亮点纷呈
“经过五年发展,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称。今年,进博会企业展设置六大展区,汇聚全球精品。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商数量最多、来源地最广泛,主要种业巨头纷纷亮相,四大粮商悉数参展,今年还新设了农作物种业专区。
奥地利巧克力品牌珍得的展台前拥聚了不少观众。现场品牌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珍得第五年参加进博会,每年的进博会都是品牌新品推介的首发地,今年就有50多款新品是初次上市,观众可以在展台前免费尝鲜。法国卡斯特葡萄酒的展区则更为亮眼——将一辆老式欧洲列车开进了进博会现场,向消费者传递法式红酒文化,形成“强互动”体验。
在瑞士国民饼干品牌——Kambly金宝丽的展台,也有不少观众聚集。(图源:时代周报记者王晨婷摄)
汽车展区内,全球十五大品牌价值车企悉数参展。记者注意到,今年进博会首次设立商用车板块,聚焦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多款新能源汽车将在进博会上首次亮相。
消费品展区则犹如高端商场,全球十大化妆品品牌全部亮相,世界三大时尚高端消费品巨头齐聚一堂。GMT护脊书包的展区前排起长队,消费者可以免费领取纪念品,此外,也有品牌将展区打造成小型艺术品展览,独具匠心地传递品牌理念。
前两届的“展王”优衣库本次也有平方米的巨大展区。相比传统的红白logo,进博会上的优衣库是绿色的。“今年优衣库特别打造公园式展区,体现品牌可持续理念。首次现场展示‘塑料瓶变新衣’循环全过程,2.5米巨型保暖内衣装置、与米兰品牌MARNI的联名系列也均为全球首秀。”现场品牌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优衣库的展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王晨婷摄)
首次集齐了全球排名前15位的大型药企参展,这是本次进博会的又一亮点。同时,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集体亮相参展。特别是在放疗、基因检测、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生命科学、肾脏治疗等细分领域,全球顶级企业参展踊跃,专业性强、聚集度高。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王晨婷摄)
还有不少展区选择在本届进博会上,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
技术装备展区的人工智能专区,观众在展台前沉浸式体验足球训练、机器人世界杯、智造工厂工业场景、VR元宇宙办公等场景;服务贸易展区则围绕“助力数字贸易发展,创建绿色低碳未来”主题,不仅吸引大量来自咨询服务、货代物流、国际快递、供应链等行业的龙头企业,还增设了不少文娱游戏参展品类。
从“参展商”到“投资商”
对于参展商来说,尽快将展品变为商品,落地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希望。为此,海关部门设立了进博会常态化监管服务机构,五届进博会累计出台79项支持措施,先后形成“展品变商品”“文物参展留购”“车辆变商品”等进博会新亮点。
前四届进博会,海关已累计监管展品多批,货值近5亿美元。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根据参展商的需求,海关新增了两项便利措施:一是对已完成单车认证的参展车辆,优先依法实施商品检测,出具相关进口证明;二是对高价值文物艺术类展品首次引入“鉴证溯源”技术,即在进出境各环节进行特殊数据采集对比,实现展品出入境一致性验证。
进博会,不仅仅是一场展会。
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永不落幕的进博会”早已深入人心,上海打造的“6天+天”展示交易平台常年运转,承接和放大着进博会溢出效应。
“卡赫能进入中国市场,是进博会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德国老牌清洁品牌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进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平台,让真正有实力的国际厂家展现自己的产品和理念。媒体、消费者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