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是缘!很高兴能遇到各位新老朋友^_^
多数人对古代内衣的认识,就只停留在“不就是肚兜嘛……”这种错误的理解中,其实古代内衣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幺幺就来和大家深入地了解一下属于古代内衣的那些小秘密!
现在的内衣,可能有很多用途,比如:矫正身姿,按摩穴位,改变身形什么的。但是防走光还是内衣最主要的用途。但是在原始社会,人们连“吃饱”都很难做到,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走光的问题,所以内衣也就没有在那个时代出现!
先秦(比如西周)称内衣为亵衣、亵服,意为“轻薄,不庄重”,不适合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先秦亵衣常常类似现在的汗衫。
汉朝的时候,人民安居乐业。这时候,女子们开始思考走光的问题了,于是她们在外衣的里面加了一层布,这就是最早的内衣了。还给这块布取了个名字叫做“帕腹”,后来又出现了抱腹和心衣,从汉朝开始内衣就成了女子的必备物品!
·露背装始祖·
帕腹:一块布
抱腹:由于成本太高减去一半布料
心衣:就算成本高肩带部位不能省
此款内衣的作用在于:遮羞、吸汗并且让你的胸遁于无形。
相比起汉朝还能露露背的内衣,魏晋的“两当”差不多算是看看脖子就成,其外型酷似夏日公园内散步的大爷穿的小背心,功能上也相差无几……
因为魏国地处北方,而北方的冬天,你们懂的。所以两当的材料厚实,而且是双层的,它把上半身围得是密不透风,女子再也不怕北方的冬天了。
时间到了唐朝,深受胡人影响,唐朝女子的穿衣风格那是相当的露骨啊,甚至出现了内衣外穿的现象。唐代的女子尤其喜欢穿半露胸式的裙装,肩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可谓是十分之性感啊!唐朝不仅以肉肉的为美,还早已深谙半露不露,想入非非之道,襦裙外披透明罗纱什么的心机满满,但是透明罗纱露肩带就非常尴尬了,于是无带内衣诃[hē]子就闪亮登场了。
穿诃子的时候,只要在胸下扎两根带子,就可以达到防止胸部下垂的效果了,可见唐朝的女子对内衣功能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单的遮羞和保暖那么简单了!
而到了宋朝,受到理学的影响,当时的女子爱穿抹胸。宋朝人十分看重贞洁,女子穿诃子那是不可能的,而抹胸的设计是可以把女子的整个胸腹都包得严严实实的,所以抹胸又叫做“抹肚”,而这款内衣那是把防止走光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啊!
元朝时期的内衣叫“合欢”,元代的“合欢”,无论从形制还是名称上都很有煽情的味道。“合欢”后背坦露,以带子相连,肩部无带,穿时由后及前,有胸前一排扣子系合,或用襻带等系束,有点类似的西方束腰,不同的是……它不仅束了腰,胸也一起束了!!
明朝时期,社会对女子贞洁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巅峰,但是明朝的女性对美的追求并没有被束缚,这一点从主腰这种明朝流行的内衣款式就可以看出来了。
主腰换到今天的叫法应该就是塑身内衣了。穿上主腰后,会让女性的身材变得更加完美,达到收腰挺胸的效果。
清代女子爱穿的就是我们都认识的肚兜了,肚兜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相比起宋代的长方形的抹胸,它变成了菱形,为什么是菱形呢?当然是为了多露一点点啊!
但是肚兜可不是女性的专属品。在清代,新生儿穿的第一件衣服就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肚兜,上面会绣上虎头等图案,这寄托着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希望。
不单单是给孩子,清代那些未过门的媳妇也同样会给自己未来的丈夫做肚兜,并在上面绣上一对戏水鸳鸯,这是夫妻恩爱的象征。
在清代肚兜的用处还不止这些,很多生病的人也会穿肚兜,他们会把药材放在肚兜里面,以达到治病的效果。当然肚兜也让男人第一次知道了穿内衣的好处o(*^@^*)o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更想看维多利亚的秘密了呢?诶,你们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不可以学学幺幺单纯点,在这个看胸的时代里,做一个只看脸的人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0^)┛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