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如今私域流量盛行,几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私域社群。但无论是在群里发福利还是制定社群运营sop,社群总是难以活跃,更别提留存了。本文作者分享了8条提高社群留存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常有品牌方咨询大年,明明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运营团队,每天想着法子怎么给社群用户送福利、派券,还制定了各种社群运营sop,但私域社群就是活跃不起来,留存极差,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今天,大年从多年的社群运营实战中,总结了8条有助于提高社群留存的经验,如果大家觉得有帮助,不妨赶紧让自己的运营团队去试试。
一、严格社群准入
很多品牌在做私域初期,可能都有这样的误解:为了方便汇报,或者对外宣传包装,社群的规模越大越好,人数越多越好,再搭配一两次促销把私域GMV做高,故事就更漂亮了。为了短期内出效果,操盘手们于是着急忙慌地把所有的流量,一股脑地拉进社群。
大年就曾经被“x美日记”、“xx内衣”等女性品牌,暴力地拉入品牌福利群。当然,这种毫无门槛的准入规则,确实让社群的规模起的很快,但同时也让群内充斥了各种“老色批”和“广告党”,“乌烟瘴气”的社群变成“死群”是迟早之事。
社群是一群有共性的人组成的圈子,共性程度的深浅,会影响社群的生命周期、活跃度和价值。所以,有时候社群留存差、退群率高,跟你每天在群里推送什么内容可能没啥关系,而是你的社群压根儿就没有共性,或者共性不够强。
在做母婴品牌社群时,大年曾经实测过,不同城市的宝妈混合群,留存率和活跃度,就是比不上基于某个城市的地域宝妈群;而单纯的地域宝妈群,其活跃和留存,也远不及基于月龄段而分流的宝妈群。
标签的颗粒度越细,社群的共性也越强。这就要求品牌在很多时候,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一个用户是你的曝光用户、还是兴趣用户,是首购用户、还是忠实老客?我们在用户进入我们的私域时,是否能通过调研、表单、跨平台订单数据打通等方式,获取用户尽可能多的标签?然后再基于这些标签,将用户分流到更有针对性的社群?
当然,如果逼不得已实在要运营泛群,我们也要目标鲜明地通过内容投放、话题讨论、活动策划、产品测试,不断对用户进行标签细化,对社群进行分流。
80%的价值通常只由20%的用户所创造,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发掘并深耕这20%的精准价值用户,而不是把太多精力,浪费在泛流量的“低效运营”中。
二、明确社群价值
品牌传播的本质,是对自身品牌价值主张的一次次重复,比如德芙巧克力所有的广告,都在凸显两个字——丝滑。做私域社群同理,用户进入品牌的社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让用户明确,进入我们社群的价值是什么,是能打卡互助还是每周一次的羊毛福利,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向用户重复。
让群成员明确社群价值的方式有很多:我们要起一个更明确的群名称,如“上海xx瑜伽交流群”;我们要有简单醒目的群规,让用户明确在社群里可以得到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定期更新群公告,提醒用户如何参与并收获社群价值,比如“连续打卡7日赠送xx品牌瑜伽服”。
当然,以上只是品牌方/群主自己在说,好比“卖家秀”,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KOC、安排水军“帮我们说”,借助第三方的“买家秀”的方式,以更客观的口吻,让用户感知到社群的价值。
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很多品牌不知道如何向用户明确传递社群价值,倒不如说,很多品牌压根也没想清楚,通过社群到底能给用户传递什么价值。大家可以通过我之前写的另一篇文章《哪些误区,让你的私域变成了廉价“羊毛群”?》,来审视一下自己的社群价值。
三、社群功能绑定
进餐厅扫码点餐前,我们往往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