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生在现代的你有没有好奇过一个问题,古代人穿什么内衣呢?尤其是女孩子,爱美是她们的天性,对内衣的要求自然也很高。那么今天,我就沿着中国的历史带你了解一番。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汉朝的女性内衣叫做抱腹或者心衣,意思是最贴近心脏的衣服。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中有记载: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抱腹和心衣的区别就在于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其他都相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叫做两当。两当和抱腹的区别就在于它有后片,后面也能遮住。这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入中原,被中原百姓广泛采用,属于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的时候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保证胸部达到挺立的效果。因而受到很大的欢迎。
唐代的女子喜欢穿“半露胸式裙装”,如图,她们的内衣一般都是色彩缤纷,而且绣上各种花纹,这样更加能展示出女儿家的魅力。唐朝是对女性最开放的封建王朝,果然不错。
宋朝的内衣叫做抹胸,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语。抹胸“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所以也被叫做“抹肚”,从这里之后,后代的内衣基本上都按照这个模子来。
如图,这是在福建泉州黄昇墓出土的南宋抹胸,丝织品的宋朝抹胸,手感非常好,穿上也很舒服。
元朝的内衣叫做“合欢襟”,这是当时蒙古人流行的内衣款式,胸前有一排扣子,穿的时候就和我们现在的外套一样,只不过是作为内衣使用。
明朝的内衣叫做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是从抹胸发展出来的一种内衣。这种主腰已经很能凸显出女子曼妙的身材了,看来人类对美的欣赏是一样的。
这是江苏泰州明墓出土的主腰,腰侧有多条带子可以让女性自主收腰,尽情的展示好身材。
清朝的内衣叫做肚兜,这个大家更加熟悉了,一直到民国时期女子的内衣还是这个。肚兜上可以绣上各种各样的花纹,体现不同的情趣。
清朝的肚兜一般都做成菱形,上面有带子,穿的时后套在脖子上,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如图,是不是非常好看。看完这些内衣,是不是大开眼界?关于中国古代的内衣,你最喜欢哪个朝代的呢?不妨说出来我们讨论一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