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双十一抢购活动让人抢先体验了久违的守岁仪式感,那么相隔不到一旬时间在上海举办的美国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时装秀便是提前到来的元宵晚会。这项历史并不算悠久的品牌活动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声名远扬,近几年来更是成为了一项汇集名模、明星、名流、名牌与一体的“国际盛事”,各路社会名流将亲赴秀场看秀视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知名模特也将出现在这个内衣秀场上视为一种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作为一项纯粹的商业活动,“维多利亚的秘密”(以下简称“维密”)内衣时装秀改变的不仅仅是模特行业的个人价值的排位,更是在国际化程度前所未有之高的今天深刻地改变着各个国家女性的自我认识。
“维密天使”们在初冬时节准时降临,一起到来的除了视觉的“福祉”,还有更多灾难性的东西,因而一直是各国女性主义者重点批评的对象。与高级时装秀场上满是面无表情、远离欲望的“纸片人”不同,而维密时装秀场上的模特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比前者实在称得上是是活色生香、明艳动人。在整个走秀的过程中,模特会和现场观众或镜头互动,送出秋波、飞吻,搭配凸显女性性征的着装,略显俗艳。知名投资人、杂志出版人洪晃女士在看秀过程中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女模特“卖肉”的“鲜肉秀”。
洪晃微博截图。
关于“维多利亚的秘密”物化女性的控诉,最可能成立的时刻是在品牌成长的初期。斯坦福商学院毕业生罗伊·雷蒙德(RoyRaymond)在年创立“维多利亚的秘密”品牌店,初衷就是为了服务男性,即帮助男性在选购女士内衣时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以“服务”为出发点的“维密”大获成功,但在内衣市场开疆辟土的征程并没有持续太久。年,“维多利亚的秘密”被收购并开始转型,从此,“维密”的目标群体不再是那些选购女士内衣时感到不悦和尴尬的男士,而是那些实际穿着女士内衣的人——这些人被默认为是女人。
年8月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一篇题为《内衣大跃进》(Lingerie’sGreatLeapForward)的文章指出,在改变营销策略后,“维多利亚的秘密”从销售一种女性用品转变为售卖一种生活方式,即“时尚”。在营销策略的转变下,“维密”的产品结构随之变化,年占八成份额的基本款降到了文章发表时的四成,以“性感”为主要卖点的款式填充了基本款出让的份额,尽管在品牌副线不断增多之后份额递增的程度很难得到确数,单就直观感受而言,“性感”已经成为“维多利亚的秘密”这一品牌的同义词。
“维多利亚的秘密”所诠释的性感并没有停留在商品本身。通过推出内衣时装秀,“维密”借助名模、名流的活动招牌使这个形容词变得更加立体化:从年代起开始打造内衣时装秀,邀请名模为品牌扎台型,年试水网络传播,年起经由电视台播出,形成了名模走秀辅以知名艺人表演的固定模式。随着通讯技术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程度不断推进,“维密”时装秀形成了远超于单纯内衣品牌营销的影响力。年,中国模特刘雯成为首位登上“维密”秀场的亚洲面孔,此后陆续又有许多中国面孔加入其中,今年“主场作战”更成为维密内衣时装秀历史上出现中国模特最多的一次。而观看者评论的重点无不放在了这些模特的舞台表现力和身材比例上,她们身上穿着的内衣材质、款式以及服装设计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并没能超越穿着者们,获得更多的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