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一般指贴身之服,因平时不能轻易示人,所以也称“私衣”或者“衷”,《说文解字》云:“亵,私服也”;《旧唐书·舆服志》宋代杨倞注:“亵衣,亲身之衣也”。5在女性内衣中,抹胸作为胸衣的一种经典款式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尽管“抹胸”一词最早确切出现于南唐,但其形制也是在前朝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改进而形成,直到以后也仍然不断地演变与发展,而每个朝代对它也都有着不同的称谓。
抹胸的界定
“抹胸”一词正式出现于南唐后主李煜《谢新恩》:“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抹”字也同“袜”,“女人胁衣也”。6从字面上看,“抹胸”即为女性胸部而所制的一种亵衣。据史料追溯,专门为护住女性胸部而设计的亵衣最早很有可能形成于唐代,名为诃子。关于“诃子”,历史上也一直都存有争议,大致分为两派观点:一是等同于后世的抹胸,传为杨贵妃所创。
《唐宋遗史》载:“贵妃日与禄山嬉游,一日醉舞,无礼尤甚,引手抓伤妃胸乳间,妃泣曰:‘吾私汝之过也。虑帝见痕,以金为诃子遮之。’后宫中皆效焉”,
《题杨贵妃遗事》:“玉笛声沉玊漏长,玊环心是夜来香,如何更饰金诃子,却比无言睡海棠。双鳯抚云留翠辇,九龙休雨去莲汤,千秋万古嵬坡梦,应绕新台怨寿王。”8
宋高丞也在《事物纪原》也有对“诃子”定义:“本自唐明皇杨贵妃作之,以为饰物”,9即是说“诃子“作为内衣掩饰于”胸乳间”,尽管不知历史上是否真的存有这么一段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宫闱秘史”的确为作为女性经典内衣的抹胸又增添了不少性感且魅惑的色彩。
第二种为诃子裙,为束胸、曳地大幅长裙,裙腰束得极高,且有裙腰上露半胸的。这种束在胸际间的贴身裙是唐代女性服饰的一大特色,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抹胸裙”了,其领口之低、胸部之袒露,为前朝历代所未及(图2),唐诗中多有词句歌咏此类服饰暴露所展现出的形态,如“差重锦之华衣,俟终歌而薄袒。(沈亚之《柘枝舞赋》)”“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妓小饮戏赠》)”等。
《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七:“近身衣也,即唐诃子之类。寳袜在外以束裙腰者,视图畵古美人妆可见,故曰楚宫腰。”使肩、胸前与后背全部袒露,在胸乳下方系束两根带子以穿着,从而使胸部上方愈显挺立。唐代纺织业的发达,为唐代服饰的繁荣准备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宫廷中已能生产出文彩绮丽瑞锦、宫绫,应用于裙装上更显丰美华丽、奇异纷繁,在穿着诃子裙时唐代女性一般以透明罗衫搭披于双肩,恰似烟云缭绕,朦胧中又有了一份剔透,含而不露,露而不裸,有色而不淫,常用的面料为“织成”(古代一种名贵丝织物),挺括略有弹性。
时至南唐,抹胸延续了唐代诃子的性感,依然能够隐约看出胸部丰满的曲线和弧度,同时也承袭了唐代华美的颜色,五代毛熙震《浣溪沙》有言:“静眠珍簟起来慵,绣罗红嫩抹酥胸”;在抹胸形制上,五代增加了更多的花样,如花瓣形或是圆弧形等,其形制的多姿多彩也为宋代抹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蓝本,而本文正是以宋代时期女性所着抹胸为题展开研究。
“抹胸”的误读
一、“抹胸”与“裹肚”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抹胸”就是“裹肚”,只是名称或种类不同而已。
然而《南宋杂事诗》中记载:“垂衣暇日沐恩波,四角金龙押帕罗,红粉抹胸绯裹肚。贵从御退赐宫娥,鸳鸯飞处画船横,白玉芙蓉两生,请看双投桥下水,有情争得似无情”;
又《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道:“中宫常服,初疑与士大夫之家异,后见干道邸报临安府浙漕司所进成恭后御衣衣目,乃知与家人等耳。其目:熟白纱裆裤、白绢衬衣、明黄纱裙子、粉红纱抹胸、正红罗裹肚、粉红纱短衫子”。
可知抹胸、裹肚是分开罗列的两种胸衣。顾名思义,“抹胸”侧重于护胸,“裹肚”则着重护住腹部,早在汉代,人们就简单地在腹部横裹一块布帕,称之为“帕腹”,刘熙《释名.释衣服》中写到:“帕腹,横帕其腹也”。根据史料整理,笔者认为,裹肚形制分为三种,男女皆有之。
一种为长方形布帛,贴身围裹于腹部,因肚脐在中医经络系统中属于任脉的穴位——神阙穴,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腹部的遮挡与掩盖从而对神阙可进行温养,以鼓舞一身之阳气。
如南宋黄昇墓出土的黄褐色牡丹花罗围兜,系于死者腹部,即使这种裹肚。
黄昇墓也曾出土了“五件用途不明的围件”,据尺寸与形制推测,其中的两件,有很大可能性也会此种是裹肚。一件黄褐色牡丹芙蓉花罗为面,素绢里,罗带残断,面长63cm、宽25.5cm,里长69cm、宽26.6cm(图6);另一件黄褐色牡丹花罗为面,素绢里,两片大小相同,69cm、宽26cm,一端罗带残长37cm、宽4cm。
第二种是“上下有带,包裹其腹,无上裆者也”,即在帕腹的基础上,上下增四带,用时紧抱其腹部,亦有“抱肚”之称。此种裹肚亦能起到辅助医疗的功能,如《儒门事亲》载治疗刀箭所伤,用天仙子等药物阴干处理后:“如有人着箭不能出者。用绯绢盛。此药干于脐中。用绵裹肚系定。先用象牙末于疮口上贴之……”,而此类裹肚的形制恰好能够保证药物固定伏贴于肚脐上。在黄昇墓中也同样出土了这样一件裹肚,在“不明围件”归类中,用料为黄褐色牡丹芙蓉花罗为面,面长62cm、宽25cm,里长69cm、宽26cm,上下结带完整大小相同,长28cm,宽2.5cm。
第三种是可穿在外者,为宋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陆游《老学庵笔记》:“又祖妣楚国郑夫人有先左丞遗衣一箧,坝有绣者,白地白绣,鹅黄地鹅黄绣;裹肚则紫地皂绣。祖妣云:‘当时士大夫皆然也’”,为士大夫时服,“应给锦袍者,皆五事;公服、锦宽袍,绫汗衫、袴,勒帛,丞郎、给舍、大卿监以上不给锦袍者,加以黄绫绣抱肚”。
《朱子家礼.丧葬礼》也描写道:“侍者沐发栉之晞之以巾,撮为髻举衾而浴拭之以二巾,翦爪如平时,其沐浴余衣及巾栉皆弃于坎遂筑而实之,侍者别设袭床施荐席毡褥枕如平时,先置大带、深衣、袍袄、汗衫、袴袜、勒帛、裹肚之类于其上,遂举以入置浴床之西,迁尸于其上,悉去病时衣及复衣,易以新衣,但未着幅巾深衣屐,移置堂中间。”
第四种为围系在腰上的腹围,又名“围肚看带”,是一种围腰的帛巾,系于衣外腰腹部,形制繁简不一,花色亦多种多样。
《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叙:“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褁緑袍鞾简如钟馗像者……继有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髑髅状,系锦绣围肚看带手执软仗,各作魁谐趋跄,举止若排戏,谓之‘哑杂剧’。又爆仗响有烟火涌出,人面不相覩,烟中有七人,皆披发文身,着青纱短后之衣,锦绣围肚看带……又爆仗响,巻退次,有一击小铜锣,引百余人,或巾褁、或双髻,各着杂色半臂,围肚看带,以黄白粉涂其面,谓之‘抹跄’”。
在《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虞候道:‘适来郡王在轿里,看见令爱身上系着一条绣裹肚。府中正要寻一个绣作的人,老丈何不献与郡王?’”
黄色自古以来就有象征富贵之说,于是,人们又竞相喜好将黄颜色作为腹围的颜色,“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腰围,谓之‘腰上黄’”。
《夷坚志》:“但拘縻于城隍,昼日聴出,入夜则闭吴山枯井中,如等辈都城甚多。毎黄昏之际,系黄裹肚低头匐匍而走者皆是也。”
二、“宝袜”释疑
《中国服饰名物考》:“从南朝到隋唐,妇女的亵衣又称‘宝袜’,省称为‘袜’,……抹胸穿在身上,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完全被掩住……”,以这本书的定义来说,“宝袜”就是抹胸,也就是唐代“诃子”。但是,《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七:“留青日札:今之袜胸一名襕裙,隋炀帝诗:锦袖淮南舞,寳袜楚宫腰,谢偃诗:细风吹寳袜,轻露湿红纱;卢照邻诗:倡家寳袜蛟龙被袜女人胁衣也。崔豹引左传衵服衵日日近身衣也,即唐诃子之类,寳袜在外以束裙腰者,视图畵古美人妆可见,故曰楚宫腰曰细风吹者此也,若贴身之衵则风不能吹矣”,25书中引出了一对矛盾,《丹铅总录》提到过:“袜,女人胁衣也”,而隋炀帝诗:“锦袖淮南舞,寳袜楚宫腰”,谢偃诗:“细风吹寳袜,轻露湿红纱”,既然是“衵服”“近身衣也”,风又是如何能吹之的?
这里涉及到关于“袜”的释义,“袜”大多数情况下用作“女人胁衣”之含义,但也另有解释,在《汉语大词典》页:“袜肚:腰巾。”马缟《中华古今注》:“袜肚葢文王所制也谓之腰巾,但以缯为之宫女则以采为之,名曰腰采。至汉武帝增以四带名曰袜肚,至灵帝赐宫人蹙金丝合胜袜肚亦名齐裆”。这句话的原意:“齐裆”本是上古腰彩的遗制,汉武帝时以四带束之,名曰“袜肚”,以蹙金彩帛为之,上缀四根系带,两根系于颈部,两根系于腰上,但是在文献中并未见到“袜肚”用作“腰巾”的记载,南朝梁王绮《行路难》:“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裲裆双心共一袜,袹腹两边作八撮。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31“裲裆”其实是背心的雏形,“裆,裲裆也。其一当背,其一当胸”32(图7)“共一袜”的“袜”即是“腰带”,后来作“内衣”义的“袜肚”省称“袜”,致使许多人只知道“袜”的“内衣”义,不知道其另有“腰带”之义,所以马缟所说“腰巾”其实不应当是“袜肚”,而是“袜”,即使“袜肚”是汉武帝时期在之前亵衣的基础上,加以四带而命名,那么也不应该是在“腰彩”或“腰巾”的基础上。
现在在回看“宝袜”就是“抹胸”的说法,应当是词义歧义产生的误传了,“宝袜”并不是“抹胸”,正如谢偃诗:“细风吹寳袜,轻露湿红纱……寳袜在外以束裙腰者,视图畵古美人妆可见,故曰楚宫腰曰细风吹者此也,若贴身之衵则风不能吹矣”。历史文献中还有有许多“袜”作“束腰的带子”的情况,如隋炀帝诗:“锦袖淮南舞,寳袜楚宫腰”;唐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不管是“楚宫腰”还是“纤腰”,既然在腰上,即就应是腰带;卢照邻《行路难》:“倡家寳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帔”在这里类似于披肩或云肩,因此与之搭配的也不应是“贴身之衵”。
抹胸的演变
目前所发现的宋代抹胸,有两种形制,其一为长条宽幅状,如花山宋墓出土之抹胸(图8);其二为“只施于胸不施于背”的形制,如福州南宋黄升墓中出土。两种形制皆“上可覆乳下可遮肚”,围裹部位由胸及腹,具体分析我们将在下一章中展开。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双重文化效应是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蒙古人统治时期的文化特征,而其在内衣装饰中亦体现出了异族情调发服饰文化输入。辽代妇女也有抹胸,辽代抹胸只是一块横幅布,裹于胸部,其形制“横布长如胸围,于腋下缀扣系之,上缀两带挎于肩上。……一横幅布帛,裹于胸部”“契丹妇女着抹胸者,均为下着长裙,上着直领敞胸露脯的衣饰者……”,辽代穿着抹胸的主要为两类群体,一是大家闺秀、贵妇;二是女相扑运动员。
契丹民族妇女同男子从事基本一样的社会生产活动,也包括狩猎等,《辽史.后妃传》指出:“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如应天(皇后)之奋击室韦,承天(皇后)之御戎澶渊,仁懿皇后之亲破重元,古所未有,亦其俗也”;年“辽主以太后射获熊,赏赍百官有差。(同年)辽以太后射获虎,大宴群臣,命各赋诗。太宗靖安皇后萧氏,性聪慧洁素,尤被宠顾,虽军旅,田猎必与。”而女子相扑运动中,女性运动员同男子一样,需半裸进行,男子可以上身赤裸,下身着短裤,女子则不能像男子一样赤裸,需要衣物遮挡,但又不能全部遮盖,《辽史拾遗》卷十五云:“张舜民《画墁录》曰:契丹待南使,乐列三百余人,舞者更无回旋,止于顿挫伸缩手足而已。角抵以倒地为负,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额,通蔽其乳,脱若裭露之,则两手覆面而走,深以为耻也”。
金代的妇女有佰腹,即为一块横布置于腹,幅巾上缀有布带可系扎,不仅遮腹且兼有束腰作用。在黑龙江巨源阿城金墓就出土了这样的佰腹(图11),棕色罗地贴补绣云龙纹为面料,里衬黄绢,内絮丝绵,整件胸衣用三块横幅面料拼接而成,三片同长,两侧和底缘共计12条系带,右侧上缘共有4个穿带孔,其形制长—cm,宽50—56cm。在穿着时基本围绕人体一周以上,长度从人体的胸部至胯部,四对系带可以调节胸衣的长度,达到塑造人体胸部的曲线形态,起到现代女子塑身衣的作用,还可以保暖。在佰腹后内幅下系带处倒印“齐”字墨迹,墓主人曾受封为“齐国王”,故此物为齐府的衣物,前后幅面纹饰采用贴补绣工艺,用黄色罗剪成三朵灵芝云纹,一条龙盘于云朵之上,云龙纵横交错排列,龙体和云朵颜色略呈红色,其针法采用针绣为主,织造精细,风格独特。
在元代,抹胸改为由后向前系束,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取名“合欢”或者“合欢襟”,增加了扣襻或者绳带,对女性胸部已有了初步的束缚作用,如元代汪世显家族墓地出土的一件女子抹胸(图12)。《艺林汇考.服饰篇》卷七:
“崔豹引《左传》,衵服,衵,曰近身衣也,即唐诃子之类……自后而围向前,故又名合欢襕裙。沈约诗:‘领上蒲桃绣,腰中合欢绮’是也”。
明代抹胸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呈圆筒状,在形式和装饰上部分继承元代之风,缠裹胸乳部位,兼有束胸作用。“今之袜胸,一名襕裙,即唐‘诃子’之类。自后而围向前,故又名合欢襕裙。”
《金瓶梅》第二回中写道潘金莲“通花汗巾儿袖中儿边搭剌,香袋儿身边低挂,抹胸儿重重纽扣,裤腿儿脏头垂下。
《醒世姻缘传》第十回描述道:“大尹道:‘你这们一个胖女人,怎么胸前没见有奶?’郭姑子把手往衫子里边将抹胸往下一扳,突的一声跳出盆大的两只奶,支着那衫子大高的。”通过对这段场景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此类抹胸的作用是将乳房裹缚住,使不外凸。
另一种抹胸同宋制,为长条宽幅状,围裹部位由胸及腹。
《林兰香》第23回:“屋内悄悄,只有汀烟扶在小鱼缸前盹睡,胸前钮扣半开,露出雪白的的嫩肉,衬着鲜红的抹胸”,小说有原注:“抹胸,俗名围腰圈。”
《警世通言》卷三十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写到抹胸:
“万秀娘移步出那脚子门,……就身上解下抹胸,看着一株大桑树上,掉将过去道:‘哥哥员外阴灵不远,当直周吉,你们在鬼门关下相等。我生为襄阳府人,死为襄阳府鬼。’”既然能将抹胸对着一棵大桑树“掉将过去”,替代白绫而自缢,也证明此类抹胸同宋代抹胸一样,伸展开来有的确相当的长度。
时至清代,抹胸依旧普遍为女性所喜爱,《红楼梦》六十五回:“只见这三姐索性卸了妆饰,脱了大衣服松松地挽个髻儿,身上穿着大红小袄,故意半掩半开地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第七十回:“麝月是红菱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芳官的肋肢。”
肚兜一般有三角形、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整体成五角形,肚兜只有前片,后背袒露,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不局限于绳。一般而言,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用银链、铜链亦或丝带。
“肚兜”虽能够“紧束前胸”,但功能更侧重于“防风之内侵”,兼具了裹肚的功能。《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抹肚”的早期写法为‘袜肚’,……‘袜肚’又可称‘袜腹’、‘抹胸’,原似妇人所服,即指有前片无后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腹的内衣。后则男女皆服,如今之肚兜”,有的肚兜制为双层或置以口袋,可纳棉絮或用以贮物。
《红楼梦》三十六回:宝钗来到怡红院,看见袭人手里拿的针线活“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总结
以上从抹胸形成之初开始探讨,直至宋时抹胸形制既定,继而在宋后期抹胸在内衣史上演变的大体状况,限于资料的有限和形制相似,并未对具体各历史朝代进行分述,而着重以抹胸样式的转变作为时间分界线的一种应证,尽管很多问题没有讲到,但是抹胸从形成到定制乃至后期发展的流变基本清晰。自宋以后的抹胸形制也基于宋代的基础,或是沿用或是增添改进,纵观任何一个历史朝代,服饰形制并没有突变或是消失,其样式的形成离不开对传统的延续、继承和发展。由于人体胸腹之间并没有明确界定,因而胸衣的功能也大同小异,皆护胸腹,也由此导致了抹胸与其它胸衣的混同,再加上实物与图像的匮乏,且其定义在古文献上就颇具争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