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的发展变化
内衣,在古代也被称为亵衣,也被称作小衣。被穿着在外服里面密不示人,是人体上半身最为贴近身体的衣物。《说文解字》记载:“亵,私服也”。中国女性穿着内衣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秦汉时期的史籍中就已有了相关记载: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释名·释衣服》:“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掩心也。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包裹其腹,上无裆者也。”
根据记载可知,秦汉时期的内衣主要有汗衣和心衣两种样式。汗衣贴身吸汗的功能价值显著,修饰价值则略显逊色;抱腹以横裹于腹部的帕腹为基础发展而来,心衣是对抱腹肩部与背部加以改进而产生,心衣为后代内衣形制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民族相融合的重要时期,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服饰文化主张推陈出新,内衣服饰也受到影响,出现一种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的背心式内衣——“裲裆”。“裲裆”顾名思义由前后两部分衣片构成,不仅可以挡胸还可以挡背,用扣袢在腋下与肩部位置加以固定。
秦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内衣的式样存在两个共同特点:一是肩部位置均缀有细带,目的是避免内衣滑落;二则是内衣功能仅在于包裹胸部,遮羞蔽体,均没有聚拢胸乳的功能,唐代时期的诃子以这两个特点为基础变革而来。
内衣在服饰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女性为了美化胸型通常会在衣服里面贴身穿着一件被称为胸衣的内衣,这种穿着方式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着装中也同样常见。但在唐代之前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禁锢,视女性隆起的胸乳为不雅,所以内衣为贴身穿着的私密遮羞服饰,主要功能为压平勒束胸乳,更不得外露展人。故与外服相比内衣的装饰纹样以及材质都较为单一,地位也相对较低。
但在相对开放的唐代,人们的审美思想观念超前,一改前朝的保守,女性着装风格发生巨大变化,袒领装盛行。外服领部袒露,颈部及胸前较多肌肤会裸露出来,袒露面积较大的会露出内着的内衣。正源于内衣会外露示人这一原因,受到当时女性重视。唐代时期内衣款式、装饰、用料以及做工方面都更为讲究。内衣地位与前朝相比得到大幅提升,甚至可与外服的地位比肩。
诃子的出现及功用
伴随着袒领装的盛行,唐代出现了一种被系束于女子裙腰之上,形似当今乳罩的女性内衣“诃子”。诃子,是唐代时期女性贴身穿着内衣的最经典式样,备受女性追捧和喜爱。探究诃子出现的缘由,需要从唐代女性社会坏境因素对内衣样式产生的具体需求出发,总结前朝内衣式样所存在的弊端,理解诃子的功能与作用。
宋代高丞于《事物纪原》记载:“贵妃私安禄山,指爪伤胸乳之间,遂作诃子饰之。”清朝蔡东藩《唐史演义》中也有:“……遂作出一个诃子来,笼罩胸前。宫中未悉深情,反以为未肯露乳,多半效仿。”的描述,《隋唐遗史》《资治通鉴》也有相关记载。都印证了诃子的产生与普及。
诃子兴起与唐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当时女性对内衣的需求密切相关。先,在“以丰腴为美”的唐代审美文化背景影响之下,女性体型日益丰满,女装向着肥大款式逐渐过渡。体型的变化致使前朝曾流行过的尺寸固定且较为紧身的“心衣”不再适合女子穿着,她们需要相对宽松的内衣来修饰自己的丰满体态,这一需求是“诃子”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唐代社会风气对女性持一种包容态度,女性在唐代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她们在家庭以及户外活动的机会增多,与前朝相比,运动时动作幅度较大。杜甫的《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录了当时仕女踏春的画面。唐代时期女子运动种类多样,不仅可以踏青,还有步打球、驴鞠、抛球、秋千等多种运动可以参加。
由于前朝内衣在肩部位置均有细带设计,这样的款式会导致在穿着内衣时肩部活动受到局限,不能灵活自如抬举。因此,前朝以“心衣”为代表的内衣式样不能够满足体态日益丰满、活动日趋频繁、活动幅度较大的唐代女性穿戴需求。
再次,诃子的出现还受当时外衣款式影响。唐代女性有种半露胸式裙装,该装束是将裙子高系于胸际部位,并在胸下系一条阔带加以固定,两肩、上胸以及后背三部分均袒露在外,于裙装之外再披一件透明罗纱。从这种内衣外穿的款式可以看出唐代时期人们一改视女子胸乳为不雅之物的观念,胸乳成为女子引以为傲的身体部位。并且在透明罗纱的映衬下内衣会时隐时现,这也要求内衣必须向着更加美观的肩部没有细带的式样方向发展,以满足女性的搭配穿着喜好。
唐代时期百姓思想开放,善于接纳新款式服饰的发展。总之,时代需求与思想观念进步才是无肩带诃子产生的重要原因。
诃子的功用
诃子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内衣之一,相较于其他内衣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肩带。其原因在于唐代时期女性常在裙装之外披一件薄纱制纱衣,纱衣透明诃子,若肩部有肩带露出则会影响美观,所以唐代诃子的款式与其出现之前的肩部或颈部位置缀有用以固定的细带装饰的内衣款式大相径庭。除美观作用之外,诃子还有许多功能作用:
其一是满足唐代女子的活动需求。诃子在肩部无肩带的细节设计与当时女子的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相适应。正由于唐代女子可以广泛参与自由活动,所以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内衣诃子在肩部没有细带的处理,可使女子在做抛球等类似动作时肩部能够灵活上抬举起,活动不受束缚,从而让女性获得较多的舒适灵活感。
其二是用于保护胸乳,遮蔽隐私。唐代时期丝织品织造技术发达,女性外着服饰多用丝绸制品制成,由于丝绸制品质地轻薄,不具有遮挡效果,若不在外服之内穿着诃子,乳尖的凸起就会透过轻薄的纱衣暴露示人。因此内衣诃子能够为女性遮羞护体,避免尴尬发生。
其三在于修饰“胸乳之间”部位,除遮羞护体之外还能固定胸部,使胸部保持挺立的功能。这也是传统内衣的首创功能,前朝内衣都用于压平胸乳,直到唐代功能才发生改变。诃子通过在胸下部位的系束,使胸部达到挺立的效果,自始至终都对表现以及修饰女性的“胸乳之间”部位有着倾巢而出的功劳,其目的在于用装束来引起世人对女性身体的注重。
诃子能够美化女性体型,衬托生理曲线。轻盈、透薄面料制成的内衣诃子服饰可将性感信息进行传递,增添神秘魅力。
诃子顺应当时时代发展需要出现,拥有多重作用及功能,受到当时女性普遍热爱。诃子的以上功用对当代内衣的设计理念仍有指导意义。
艺术作品中的诃子
唐代女性注重修饰自己,常在上身着装中加一件半臂。宋代高丞在《事物纪原》中说“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却长袖也。”半臂实则短袖上衣,是一种由宫廷开始传播普及的服饰,有对襟、套头、翻领以及无领等多种款式,身子的长度及至腰节,用小带子系于胸部位置。由于领口宽松偏大,穿着于身时上胸部位常常袒露在外,内衣也会随之露出。
可见当时的女性已有高度的审美思想观念敢于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曲线美,他们通常在外着半臂等服饰的同时,在半臂内贴身穿着一件内衣“诃子”,以达到修饰胸乳,保持胸部挺拔凸显曲线的目的。这一点在唐代的壁画、仕女画以及雕塑中都有体现。
唐代壁画中的诃子
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宫女群像》(图3.12)位于墓前室的东壁位置。画中有九位身着华美服饰的仕女,人物形象有正面、侧面,人物神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好像在轻声细语的交谈;有的好像在点头示意赞同;还有的仿佛是在环顾四周环境,她们似乎正行进在去侍奉主人的路上,这样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错落有致,不呆板刻意。图中人物形象均体态丰满画,仕女都身穿单衣,裸露颈胸皮肤在外,穿着较为“透”“露”,这是由于永泰公主重新下葬在神龙二年五月十八日,阳历六月,正值夏季。故壁画中仕女穿的高腰长裙、半臂上衣是夏天的装扮。
画面中的宫女均身穿袒领装,透过袒领部分可以清楚看到其前胸部位丰满的隆起,胸部轮廓坚挺有形。由于半臂上衣只是一件外罩的用于装饰的服饰,没有挺拔胸乳的作用;高腰长裙系于胸部以上,所以也没有聚拢双乳的效果,因此,她们是在外着的半臂里面贴身穿着了兴起于当时的内衣“诃子”,才能达到这种视觉效果。宫女胸间丰满挺拔应归功于诃子。
在唐代时期人们对这种双乳挺立的装扮毫不避讳,可见当时的审美思想发生天翻地覆转变,已突破前朝传统礼教束缚,改变视胸部隆起为不贞洁的观点。女性敢于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形态美及曲线美,并以此为傲。
敦煌文化绝大部分反映唐代中原文化。受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当时在西域唐人里发展起裸体或半裸体的风俗,整个社会不以裸露为耻,反倒引以为风尚。
乐廷环夫人形香图描绘了唐初开元、天宝时,任太原都督乐廷环的夫人王氏及其家属的礼佛场景。画中右侧主要人物双手与胸前合十,穿贵族命妇的盛装——身着锦绣衣,脚穿重台履,发式选用当时所特有的蓬松义髻,两边戴满金翠花钿。其余几位年纪较轻的妇女便着普通装扮。最右侧二位盛装妇女穿着的是“钿钗礼衣”。《唐六典》中对“钿钗礼衣”记载“外命妇朝参、辞见及昏会则服之。”即在当时只有出席较为重要场合时才可穿着。
该服饰领口部位也是宽松敞开将肌肤袒露在外,裙子长度曳地,材质是轻纱薄透质地,行走起来风采翩翩,令人赏心悦目。值得一提的是画中女子脖颈出裸露的肌肤极为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再仔细观察会发现:女子的胸部也是坚挺有形、没有丝毫下垂,可见唐代女性对修饰自己的形体高度重视,通过胸部穿戴诃子的方式来保持胸间的坚挺。
在重要场合以及宫廷女性日常着装中,诃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内着衣物。女性贴身穿着诃子适当遮掩原本应透过袒领服饰露出的乳间过多肌肤,一定程度上发挥遮羞蔽体的作用。重视修饰体型线条的唐代女子还可以通过穿着诃子保持胸乳挺拔,聚拢双乳,美化、修饰胸部轮廓,装饰美观。
唐代仕女画中的诃子
仕女画于魏晋时期形成,该时期因受传统儒学观念影响,仕女画主要以表现“貌虽端庄,深必青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归仰之心。”的女性贞洁形象为题材。
唐代时期,仕女画发生了巨大改变:
题材范围,以到记录女性外出踏春游玩、宫廷日常生活等贵族女性生活为主。
外形上,仕女形象由之前的苗条清瘦向丰颊肥体、浓艳富贵转变。
设色及风格,由之前严肃庄重转变为高贵艳丽,富有视觉冲击力。“绘画精细、富有力量充满变换,设色浓艳华丽、真实的再现唐代开明的社会风气。”是对唐代仕女画的评价。
《捣练图》(如图3.14)是盛唐时期张萱的作品,描绘的是唐代宫廷仕女在为贵族阶级捣练制衣的劳作场景。“捣练”是古代女子最普遍的劳动之一。画面从右到左共分为四组,分别为:(1)捶打织物;(2)缝制衣物;(3)照看炭火;(4)整理织物。
画面中所有仕女均身着袒领露胸裙装,但其中第三组场景中的两位年幼仕女的裙装装束与其他年长者略有不同:头梳高髻的年长者身着高腰过胸长裙,宽袖纱衣被扎在裙腰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固定宽肥的纱衣,让劳作更加方便,不妨碍活动;而年幼者的穿着搭配方式在仕女画中多为常见:在高腰裙外披搭一件轻薄纱衣。
无论纱衣披搭在外还是被高腰裙系扎在内,通过袒露的领部可以看到仕女形象的胸部均挺拔丰满,由于透明纱衣没有使胸部挺立的效果,高腰长裙的长带固定于胸上位置,也没有聚拢胸部的作用,故画中的仕女是在贴身部位穿着了诃子使胸部达到如此挺拔的效果。
曾针对此幅作品元代末书法家张绅写道“乃知蛤母之姿,亦有效其塑者”。蛤母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这段话无疑说明捣练并不是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做的工作,而是多由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女子从事。这证明诃子不仅在宫廷内盛行,在宫廷之外的平民女性中也广泛穿着。
晚唐时期周昉在其作品《簪花仕女图》中所刻画的贵族仕女形象神态闲然自得,美丽动人,丰满圆润,且线条流畅。图中仕女穿着高腰长裙的方式与《捣练图》中年幼仕女的穿着方法相同。白嫩细腻的肌肤在透明纱衣映衬下若隐若现,透过外着的大袖衫纱衣可以看到仕女上身贴体穿着的内衣以及下身长托及地的宫锦高腰长裙,装扮甚是华美艳丽。仕女肩部披搭的缠绕于两手臂之间的围巾状饰物是当时盛行的一种长巾子,被称为披帛。披帛多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成,为防止滑落,其一端常固定于半臂的胸带上,着于服饰最外层,用于装饰。
沿着画面由左向右的顺序观察所描绘的仕女形象,第一位仕女手拎披帛遮住部分裙身及系带,看起来更像是穿了一袭完整的抹胸拖地长裙。第五位仕女通过系带下方裙子位置的明显褶皱可以看到上身内衣与下身裙子的接缝线,该接缝线即为内衣的下缘线。一般认为,这种式样的内衣便是诃子。通过其他五位仕女外着的轻薄罗纱可以看到内着的服饰款式与第五位仕女的大致相同,所以,其他仕女上身穿着的内衣也应当是诃子。
通过仕女人物形象穿着薄透见肌肤的纱衣,可以清楚直观的领略女性内衣诃子的真实面貌:诃子形制与如今抹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为方便女子活动在肩部做无肩带的样式处理,穿着时紧裹于胸前,并用条带于胸下位置环背一圈在胸前系扎加以固定,保持胸部挺立状态。仕女穿着的诃子由半莲花纹样装饰,胸前以佛教中圣洁的莲花花型为装饰主体,莲花外围由绿叶环衬,图案对称,妙趣横生;高腰长裙则以宝相花纹(圆形团花)进行装饰,花型纹样饱满,呈四方连续向周围延展,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唐代透视装充分展现出内衣做工的精细华美以及穿着女性的性感风情。
盛唐时期《捣练图》描画的仕女多为平民家庭出身,而晚唐时期《簪花仕女图》则刻画的是贵族仕女形象,但她们丰满挺拔的胸部均归功于诃子。可见,从盛唐至晚唐诃子不仅在贵族阶级中盛行,同样也深受平民阶层的女性追捧。
唐代雕塑中的诃子
唐代雕塑中同样也能寻到诃子的影子。
雕塑作品唐三彩女俑中少女头梳高髻,面部圆润,嘴角洋溢着甜美的笑容;身形丰满,具有唐代典型“丰颊肥体”的特征,神情中流露着唐代独有的自信姿态。端坐的少女上身外着袒领半臂,曳地长裙高系于胸下固定。透过袒领半臂可以看到少女挺立的胸部,由于外着的袒领半臂不具有聚拢双乳,挺拔胸部的效果,是贴身穿着了“诃子”的缘故,胸部才能有如此挺拔的效果。
“诃子”是始于唐代的经典内衣服饰产物,是中国服饰设计的智慧结晶,是无肩带式样的内衣在中国首次出现,可谓是一个创举。“诃子”无肩带的细节设计不仅能满足唐代女性大幅度活动的需求,还增强了美观性感的穿着效果,将阴柔秀美的香肩完美无瑕的展现出来。通过赏析唐代壁画、仕女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可以领略当时女性穿着“诃子”所展现的现代前卫之美,更能感受到几分神秘的色彩。细细品味“诃子”,为唐代女性的知性睿智和超前精妙的设计理念所深深折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37.html